学院简介
合理的专业布局
工程学院立足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经济建设与技术融合,设有安全工程、测绘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安全工程专业围绕矿山灾害预测与防治、大型化工企业安全评价等领域,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实践经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测绘工程专业聚焦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矿山测量等领域,将测绘技术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了生物质材料、生物能源、微藻高值化利用等优势方向。
扎实的学科基础
工程学院承担着济宁市生物氢烷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济宁学院重点学科平台—“安全工程技术中心”“新能源研究院”的建设,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课题20余项,项目经费达3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论文5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授权国家专利50余项。
优化的师资结构
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教授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5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2人,硕博比达100%;具有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11人,双师型比例达70%。
完备的实验条件
工程学院设有安全工程、测绘工程、新能源工程等3个实验中心,现有仪器设备500多台件,设备总值1600余万元。其中安全工程实验中心设有职业卫生实验室、火灾安全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防火防爆实验室、无损检测实验室、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测绘工程实验中心设有数字测量实验室、摄影测量与遥感中心、精密测量仪器室、GNSS数据处理中心等;新能源工程实验中心设有生物质材料实验室、新能源制备实验室、新能源检测中心、大型人工气候室、中试技术示范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满足学生科研与实习实训的要求。
显著的教育成果
工程学院现有1个卓越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省级以上10余项,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及一、二等奖共4项、市级三等奖1项。近年来毕业生总体平均考研率超过40%。
专业介绍
测绘工程
本专业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平台,通过完善专业建设思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数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在国土、测绘、城建、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与测绘相关的生产、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安全工程
本专业面向安全生产、管理及相关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能在化工、煤矿等行业的安全领域,从事安全工程设计、监察管理、检测评价、安全教育与培训,职业卫生服务等工作,能应对未来挑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立足服务于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新能源专业理论基础,掌握新能源系统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生产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